地方特色党建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的文化阵地与精神堡垒,承载着双重使命:既要鲜明地传达党的理论、路线与方针政策,又要深深地植根于地方的土壤,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将文化传承融入党建馆的展览内容之中,绝非简单的“文化”+“党建”的物理拼接,而是一场深刻的化学融合。它要求设计者具备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与细腻的地方情感,找到党的伟大历程与地方文化基因之间的共鸣点,让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筑起一个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文化厚度、更有人文温度的精神家园。
促进文化传承,首先必须确立“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滋养党建”的核心叙事逻辑。展览的顶层设计要清晰地阐明,党的领导是地方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则是党的群众路线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这条主线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历史的维度,展示自党组织在本地建立以来,如何领导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同时也在守护、抢救和发展地方文化。例如,可以展示早期党员如何利用地方戏曲、民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宣传革命思想;建国后,党如何组织力量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焕发新的生机。二是实践的维度,集中展示新时代本地党委政府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上的具体举措与成果,如制定保护条例、资助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举办品牌节庆活动等,用事实凸显党是地方文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引领者。
在内容遴选上,要深度挖掘并彰显“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点与共鸣点。这是整个展览最具特色与魅力的部分。需要深入研究和梳理,找到那些既是地方文化瑰宝,又深深烙印着红色基因的人、事、物。人物的融合:大力挖掘和展示本地的“红色文化名人”,他们或许是著名的革命者,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的作品与事迹既是地方的骄傲,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事件的融合:重点呈现发生在本地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是革命斗争或建设历程的节点,也深刻影响了地方文化的形态与发展。例如,一场著名的战役可能孕育了独特的纪念性民俗活动;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催生了新的移民文化和工匠精神,物项的融合:精心挑选那些兼具地方特色与红色印记的实物展品。它可能是一面在革命活动中使用过的、绣有地方独特纹样的战旗;可能是一本用当地方言印刷、宣传党的政策的早期刊物;可能是一套反映土改或合作社时期生活的本地农民画。这些融合性载体,能够最有力、最直观地证明党的建设与地方文化发展是同频共振、永乳交融的命运共同体。
在表现形式上,要善于运用**在地化的艺术语言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沉浸式、活态化表达。文化传承最忌枯燥的说教和冰冷的陈列。要让深厚的文化“活”起来,就必须采用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包括:空间的在地化设计:将本地的建筑符号、色彩体系、材质肌理(如特有的青砖、木雕、石材)巧妙融入展厅设计,使整个场馆本身就成为一件体现地方文化气质的大型展品。艺术的活态化融入:邀请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剪纸、刺绣、陶艺、地方戏曲演员)参与内容创作或进行定期现场展演。可以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互动区,让观众在体验剪纸、制作泥塑过程中,聆听老一辈讲述党如何关心和支持这些传统手艺的故事。科技的创新性赋能: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观众扫描一件传统农具,屏幕上即可呈现出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发挥作用的动画场景;通过VR(虚拟现实)设备,可以“穿越”到历史现场,参与一场在本地发生的、决定性的文化会议。建立数字化非遗档案库查询屏,让观众能深入了解每一项本土文化的细节。这些手段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互动性和传播力,尤其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
最终,展览的落脚点应在于激发文化自觉与建构面向未来的传承体系*。地方党建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文化的“陈列馆”,更要成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孵化器”和“加油站”。展览内容应设计环节,展示本地学校如何将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纳入“双减”后的课后服务;展示社区如何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展示本土企业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可以设置“寄语乡愁”、“传承誓言”等互动环节,鼓励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写下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承诺。甚至可以定期发布“文化传承志愿者”招募计划,将观展者直接转化为文化实践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地方特色党建馆设计出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传承的展览内容,就必须完成从“简单陈列”到“深度叙事”、从“政治宣讲”到“文化共鸣”、从“静态观看”到“活态传承”的转变。它需要通过精心的策展,揭示党与地方文化共生共荣的历史脉络,展示丰富多彩、极具魅力的地方文化成果,并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让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不仅能“看到”文化,更能“感受”文化、“认同”文化,最终愿意主动地“传承”文化。只有这样,地方党建馆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脉、记住乡愁、开创未来的精神高地,让党的旗帜在文化的春风中高高飘扬。
版权声明: 该文章出处来源非本站,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文章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020-84317499
广州德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于办公室装修设计,展馆展厅装修设计,欢迎来电咨询!
粤ICP备08126626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